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沪开幕

 / 倒序浏览   © 文章版权由 jianzhu_123 解释,禁止匿名转载

作者:jianzhu_123 前天 15: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2035年全球十大城市

方钉工社

2.2050年世界城市

今天,由联合国人居署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开幕本次大会以“创新发展,共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为主题,吸引中外代表齐聚申城,共商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大计。

3.2020世界城市大会

今天,由联合国人居署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开幕本次大会以“创新发展,共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4.世界城市化展望2020

为主题,吸引中外代表齐聚申城,共商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大计。

5.世界城市规划日是哪一天

国家战略锚定——世界城市日首入中央文件,明确城市发展“两个转向”和往年相比,今年世界城市日迎来重要突破8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升城市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加强人居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升世界城市日、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影响力。

6.2035年世界十大城市

这是世界城市日自设立以来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标志着这一国际日及其相关活动被赋予了更高的国家战略价值此时将世界城市日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正是为了在我国城市发展模式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更主动地汇聚全球智慧,为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两个转向”提供重要的理念引领和实践参照。

7.2020世界城市日

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经历“两个转向”,即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将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城市更新为抓手,。

8.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协会

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城市上海实践示范——超大城市探索智慧路径,两案例入选《上海手册》作为大会的主办城市,上海以超大城市的实践成果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提供了生动样本在大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直观展现了上海在绿色转型、民生保障与智慧治理上的突破:单位GDP能耗从2011年的0.62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24年底的0.27吨标准煤/万元,绿色建筑比例提升至31%,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至178万辆;“十四五”期间上海新增用于人才安居租赁房源规模达到21万套,截至9月底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累计建设筹措60万套(间)、累计供应39.5万套(间),新增筹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6.9万张床位;“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面落地,每千人口床位数、医生数、教师数位居世界前列,市民安全感在全球城市中名列前茅。

9.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排名

这些实践不仅惠及本地居民,更以案例形式纳入全球共享的知识体系在大会发布的 2025版《上海手册》(全称《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中,上海有两个案例入选:上海轨道交通“智慧维保”工程通过在超大规模的地铁网络中首次实现了企业级数字化转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设备故障预测与智能运维,显著提升了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可靠性和乘客出行体验;“东明路数字社区”通过“元宇宙”技术界面,构建了“视觉层—算力层—关系层”的三层数字化治理体系,实现民生需求“一网响应”。

10.2035年世界十大超级城市

这些实践不仅为上海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提供了支撑,也为全球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上海方案”全球智慧交融——国际视角聚焦“以人为本”,多国嘉宾共议未来城市本次大会作为全球城市交流平台,吸引多国嘉宾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

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注入全球化视角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阿纳克劳迪娅·罗斯巴赫通过视频致辞指出,到2050年全球近70%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当前全球正面临严峻的住房危机,超过10亿人居住在非正规居住区和贫民窟。

她呼吁各国城市加入“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全球社区”,通过地方行动推动包容性繁荣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视频发言中强调,城市贡献了全球70%以上的GDP,同时也消耗了三分之二的能源,并产生约70%的碳排放他提出,建设真正的智慧城市需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将包容性、人权保障及公众参与融入城市设计,并深化南南合作。

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市长拉詹德兰·安东尼分享了该市作为2023年“上海奖”获奖城市的实践经验他表示,当地利用获奖基金推动建设城市公园、绿色走廊等韧性基础设施,并借助实时数据平台推进智慧交通与遗产保护,努力打造“不仅智慧,更以人为本”的城市。

荷兰可持续建筑事务特使罗伯特·戴克斯特赫伊斯则从建筑与城市设计角度提出,面对气候变化与人口老龄化,未来城市必须更多采用可持续材料,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并增加绿色蓝色空间,构建宜人且韧性的城市环境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在主旨报告中强调,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城市规划方式。

他提出,应通过多智能体系统构建整体性城市模型,将可持续性纳入城市规划和监测进程中,这样的系统可以模拟、验证并且视觉化不同的规划,因此也能够优化城市的可持续性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彻底改变资源过度消耗的模式,必须通过系统性思维将城市视为整体,利用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资源使用效率的质的飞跃。

他提出“城市智能”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高挑战,强调以数据为新能源,通过全局优化重构城市运行逻辑,才能以10%的资源支撑当代城市发展,为后代留存90%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产品成果赋能——《上海手册》《上海指数》发布,“上海奖”即将揭晓

作为世界城市日的重要知识产出,本届大会隆重发布了2025版《上海手册》和2025《上海指数应用报告》等重要成果2025版《上海手册》紧扣“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主题,收录了来自11个国家19个城市的21个典型案例,生动展现了全球各地通过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改善城市综合管理、经济建设、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应对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交通等挑战提供了新思路与解决方案。

城市监测框架-上海应用指数是对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进步水平进行科学诊断和趋势研判的国际权威指数,致力于为各国城市发展提供参考工具,积极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今年发布的2025《上海指数应用报告》提出应用场景指标体系设计建议,并公布超大城市、科创城市、健康城市、宜居城市等多个应用场景。

会议期间还进行了四项创新成果推介,包括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旗舰项目”、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编制的《街区绿色设计国际标准》、隧道股份推出的“智城云”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全链条智慧运维产品以及全国气象部门协同共建的智能预警体系“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MAZU-Urban共建行动计划”。

这些成果从绿色设计、智能运维、灾害预警等多维度为全球城市提供了实用工具与解决方案此外,备受关注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将于10月31日在哥伦比亚波哥大举办的2025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中揭晓第三届获奖城市名单。

作为联合国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首个国际奖项,“上海奖”首创一套评价体系,不表彰那些“家底厚”、发展好的城市,而是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量过去两年已有10座城市获得“上海奖”,覆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

除了全体大会,会议期间还将举办“好房子与宜居城市”“绿色低碳与韧性城市”“数字治理与创新城市”3场主题会议、多场专题会议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及配套活动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社会系列活动将于10月30日开启。

方钉百科

分享: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Copyright © 2001-2025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5  沪ICP备20210081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