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形” 呈现,广州地铁10号线首通段通车运营

 / 正序浏览   © 文章版权由 shuili_123 解释,禁止匿名转载

作者:shuili_123 2025-9-18 20:38: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方钉百科

6月29日,中国铁建承建的广州地铁十号线首通段(西塱至杨箕东段)初期开通运营,作为广州首条最高级别全自动运营线路该项目,将与12号线形成“X形”对角线,进一步完善广州城区轨道交通网络架构,推动“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迈入新阶段。

6月29日中国铁建承建的广州地铁十号线首通段(西塱至杨箕东段)初期开通运营作为广州首条最高级别全自动运营线路该项目将与12号线形成“X形”对角线进一步完善广州城区轨道交通网络架构

推动"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迈入新阶段该项目由中铁建华南建设总承包管理,中铁十一局、 中铁十二局、中国铁建大桥局、中铁十六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局、中铁二十一局、中铁二十五局、中铁建设等10家单位联合施工。

广州地铁十号线首通段全长17.2公里,建设过程中,先后穿越317栋重点建构筑物、7条河涌、8座市政桥梁,2次下穿珠江,12次穿越既有运营地铁线路,9次下穿主干道,成功克服了多项建设难题。

广州地铁10号线走向图攻坚克难 匠心铸就工程经典西塱站是广州地铁十号线与既有地铁一号线、广佛线以及地铁二十二号线的换乘车站施工中,面对既有线路不停运条件下的站改工程难题,建设团队倒排工期,抢抓每日凌晨1点半至4点半的非运营时间,在管线密如蛛网的60米×8米股道缓冲区内,将20余根关乎全线安危的电缆迁改,连续奋战15个夜晚,精准完成电缆迁改“心脏搭桥手术”,创造了地铁改造工程的新范式。

电缆迁改现场位于东湖公园内的东湖站,是地铁六号线、十号线、十二号线的三线换乘枢纽这所车站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基坑深度约42米,体量相当于4个标准车站施工期间,铁建团队一度创造了市核心区域地铁车站日出土3500方、月出土9.1万立方米的新纪录。

东湖站主体结构施工现场绿色建造 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在广州地铁十号线建设中,铁建团队紧扣国家 “双碳” 战略部署,通过推广节能建材降低碳排放、运用智能监测系统优化资源消耗,以具体施工数据量化绿色发展成效,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 “双碳” 实践深度融入建设全流程。

广钢新城车辆段广钢新城车辆段是十号线的“枢纽心脏”,面对17.2万平方米巨型盖板、近百万方混凝土浇筑等超大体量施工,铁建团队科学规划施工流程,首创“三家商砼轮供”机制、采用“百区划分、多线流水”施工法,以24台塔吊集群作业,不仅确保95万立方米混凝土及10万吨钢筋的稳定供应,还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降低碳排放,为后续同类型车辆段建设提供了范本

部分站台展示在车站设计上,十号线以“一区一色、一区一文化”为理念,天河区车站以“朝阳橙”彰显现代活力,越秀区车站融入灰塑、砖雕等岭南传统元素,海珠区车站以“粤绣蓝”勾勒水乡风情,荔湾区车站用“生态绿”传递自然气息。

施工中,铁建团队运用“BIM+模块化装配”体系,中大门站机电装配率达95%、装修近100%,仅8名工人在3天时间便完成了传统工艺需要1个月才能完成的冷水机房安装作业量这种“乐高式”的安装方式,让地铁建造变得更加高效、绿色和安全。

十号线开通后,加密了广州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通过与广佛线、二十二号线无缝接驳,以及彩虹桥、东湖等枢纽站与多条线路的换乘互联,进一步完善了广州“环形+十字+X形”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有利推动广佛同城化发展。

方钉导航

分享: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Copyright © 2001-2025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5  沪ICP备20210081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