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ianzhu_123 2024-6-18 23:11: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949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人口、经济呈现蓬勃向上的趋势。但此时国际形 势严峻,我国进出口货物均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像青霉素这样的抗生素“神药” 更是受到严格的管制。

1950年我国卫生部及轻工业部召开全国制药工业会议, 要求对抗生素等药剂进行研制生产。但此时全国生产抗生素的工业生产厂只有上海药品三厂进行生产,全年供应量仅达几十公斤,无法保障全国人民医疗及战争供需,因此筹建抗生素厂迫在眉睫。

1949年7月1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有关于我国外交战略的“一边倒”政策,同年 6 月刘少奇同志前往苏联进行访谈,8 月苏联科瓦廖夫等 200 余名工程师至中国进行考察,12 月毛泽东前往苏联进行正式访问。

在经历两个月的谈判协商后,我国于 1950 年 2 月 14 日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签订了有关建设“156 项” 工程的协定书。

“156 项”工程建设准备流程

华北制药厂属于“156 项”工程中完全新建的项目,是中国首个集抗生素厂、 淀粉分厂、玻璃厂为一体的全国医药联合企业。

华北制药厂标(左)、苯环分子式(右)

华北制药厂是在上述“156 项工程”第二批 91 个项目中确立的。“ 156项 ” 在河北省共5项,而石家庄就有2项,即华北制药厂抗生素厂和淀粉厂、石家庄热电厂( 最初称新电厂)。

在 1953 年 5 月 15 日中苏两国签订的《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 以下简称《协定》) 中特别指出,援助范围包括“2 个生产磺胺、盘尼西林和链霉素的医药工业企业及 1 个食品工业企业” 。

在该《协定》的第一号附件中,生产磺胺的企业被称为“磺胺药厂”, 后来被确定为“太原制药厂”。

生产盘尼西林及链霉素的企业被称为“抗菌药剂制造厂”,而食品工业企业则是“淀粉厂”。双方商定抗菌药剂制造厂年生产能力为“结晶及非结晶的盘尼西林 24. 5 万亿单位,链霉素 6. 5 吨”,淀粉厂年生产能力为“处理玉米 30000 吨” 。

在中央的统一指挥下,中苏之间的协定尚未签订,国内的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启动。轻工业部从各地抽调相关人员,成立了“抗生素制造厂筹备处”,负责筹建工作。筹备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 收集和整理了与设计相关的基础资料。

筹备过程经过详细调研,考虑到青霉素等药剂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玉米等农作物,并且考虑到交通运输便利,石家庄市作为农业大省,土地肥力强,地下水资源丰富,西靠太行山,并且位于已建成的京汉铁路、石太铁路、石德铁路交汇处,符合各项选址要求,最终决定将厂址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

1953 年 12 月 31 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抗生素制造厂、 淀粉厂在石家庄建设,并正式定名为“国营华北制药厂筹备处。

华北制药厂的主体“抗生素厂”全权委托苏联卫生部“国家医药工业企业设 计院”设计,而淀粉、葡萄糖两个附属厂则委托苏联食品工业部“酿酒工业企业设计院”进行设计,玻璃厂则委托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行设计。

华北制药厂建设过程

华北制药厂建设过程

1955年6月淀粉分厂率先开始建设,1958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全厂区总面积为 24700 平方米,建筑总占地面 积为 106425 平方米,设有三股铁路专线对产品进行运输,总建设时长约 5 年, 总建设投资共 7588 万元。

华北制药厂建成投产后,最初只生产淀粉、葡萄糖、药用玻璃瓶、青霉素、链霉素五种产品。 其后产品品种迅速增加,1959 年土霉素投产,1960 年青霉素钠盐、红霉素碱试生产成功。至 1978 年,累计生产品种达 57 个。

华北制药厂的生产规模也很大,据相关统计,1957 年中国抗生素产 量为 34. 62 吨,而华北制药厂于 1958 年 6 月投产后,当年即生产抗生素 91 吨,为 1957 年全国抗生素产量的 2. 6 倍。至 1962 年,华北制药厂的抗生素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 39. 56%,至“调整时期”的 1965 年,仍占全国产量的 27. 94%。华北制药厂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 它的建成投产使得我国的青霉素、链霉素实现自给自足。

华北制药厂是完全新建的厂区,人员的调配、培训、厂房的建设都是从无到有的。为此我国有计划地派出共84人分为5组前往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实习。

1955 年 7 月至1956 年 6 月,我国共派出 55 人分为两批前往苏联莫斯科第二制药厂进行青霉素等药剂的生产及相关工艺操作。

1955 年 5 月至 1957 年 3 月,我国共派出19人分为两批前往苏联别斯兰淀粉厂学习淀粉、葡萄糖的生产及相关 工艺操作。

1956 年 1 月至 1957 年 2 月,我国共派出 10 人前往德意志民主共和 国奥勃劳什茨省白水城学习玻璃制品的生产及相关工艺操作。

在“156项”中仅有的两个制药厂之一的国营华北制药厂,是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制药厂。

华北制药厂发展脉络

华北制药厂自建厂投产以来,为石家庄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作为第一个 大型医药联合生产企业,集结了全国各地医药行业优秀工作者,为石家庄市的城 市发展容纳了大量的高质量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生素作为拯救人生命的“神药”,一支难求,华北制药厂生产出第一支抗生素药剂后,我国彻底摆脱了治疗感染性疾病对国外进口的药剂依赖,对防治疾病起重要作用。

华北制药厂抗生素生产全国占比

华北制药厂区位分析

华北制药厂地处石家庄市长安区内,抗生素厂属于制药厂区,需要进行相应制药等化工制药生产行为,而淀粉分厂则属于食品加工行业,因此抗生素厂的建设需与淀粉分厂进行阻隔,考虑到石家庄市长期的城市规划及土地存量,决 以和平东路作为阻隔带,南侧建设抗生素厂,北侧建设淀粉分厂,这样在最小土地占用情况下实现最大土地利用率,玻璃厂则建于两个厂区西北方向,距离抗生素厂约 2 公里左右。

华北制药厂建设过程中除了主要的制药生产部门之外还建设了一些相配套 的生活服务部门。第一生活区位于总厂西侧主要住宅楼共 24 栋,南侧生活区共 3 排 15 间平房第三生活区位于北宋村民工 9 排 6 个院 216 间平房,第五生活区 位于平正里,共 6 排 75 间平房。

华北制药厂早期生活区概况

1953 年职工食堂建设完成,主要服务于抗生素厂,淀粉分厂和玻璃分厂职工食堂均为自办。

1956 年前后在职工生活区内分别建设浴池、开水房、汽水 站等服务型构筑物。1955 年职工医院完成建设,1957 年医务所由第一生活区迁往淀粉分厂。

1958 年在各个分厂设置建设完成 5 个保健站,占地面积为 1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3946.5 平方米。

1956 年职工幼儿园建设完成,位于第一生活区内,1957 年 8 月与此前一所小学进行合并,子弟学校正式成立,此后, 制药厂逐渐设立了涵盖职工子弟从幼儿、小学、中学、技工学校、中专院校的完 整独立的属于工厂的教育体系。

对于城市发展来讲,石家庄市围绕华北制药厂这项“156 项”工程建设了多个附属厂,容纳了全国各地前来支援建设的人群,人员的聚集和保留堆砌更强的发展活力。据统计,石家庄市“一五”计划完成后,市区扩大 18 平方公里,迅速地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

华北制药厂可以说是当时石家庄的一个标志,站在淀粉厂的工作塔顶便可俯瞰石家庄全貌,其建筑雄伟壮观 。而这些企业的建立不是孤立的,与之配套的设施也陆续建设。在规划时就是从整体上考虑的,所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随着这些项目的建设而大为改观 。

华北制药厂历史片段之一

被誉为共和国 “ 医药长子 ” 的华药无疑创造了昔日的辉煌 。然而事情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2005年华药首次出现年度亏损,当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亏损达1.88亿元。之后几年不断被一些年轻的企业超越。2009年6月冀中能源重组华药,一度沉寂的华药再次引人注目,随着一系列大动作展开,力争进军世界医药30强。

2008 年,石家庄市政府发文对城区工业厂区的去留做出指示,希望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格局,决定将一部分厂区进行外迁。

2014 年 6 月,正式发文《石家庄市长安区城区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在此期间,华北制药厂已完成 7 个项目的搬迁。

2017 年底,华北制药厂正式完成搬迁改造,新厂区位于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

华北制药厂原厂就目前来看,抗生素厂遗存的建筑物为行政大楼,大楼共三层, 含地下室。建筑面积为 5022 平方米。淀粉分厂现存主要以筒仓、办公楼、厂房 为主,玻璃厂现已全部拆除。

华北制药厂现存建筑

2022 年 4 月,石家庄市政府在《石家庄市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中提到,要将华北制药厂老旧厂区进行改造,保留厂区办公楼、储粮塔、干淀粉 车间(2 号厂房)、储罐、铁轨等多项工业遗存,划定制药工业遗存保护街区,将 华北制药厂办公楼改造为医药博物馆,用以展示石家庄“药都”形象。

2022 年 4 月,石家庄市政府出台有关于城市更新方案,其中提到华北制药厂旧址更新应保留办公楼、筒仓等工业遗存,将华北制药厂现存办公楼改设为医药工业博物馆,围绕场地周边设立科研教育、社区公园、会展营销等场所,于 2024 年 9 月前,将华北制药厂构建成一个多功能生态公园社区。

华北制药厂在长期制药过程中,由于抗生素厂的生产过程需要,对土地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抗生素厂在破拆完成后,需要对土地中化学药剂的含量进行 实时监测,防止对使用人群造成伤害。

华北制药厂工业建筑类型多样, 具有强烈的苏联建筑特点。建筑色彩为米黄色及白灰色,建筑具有整齐划一的对称性及延展性,厂房建筑宽敞,主要用以行政办公、工业加工、物资存储三个方面。厂房保存结构完整,在保护及利用过程中可结合现有建筑架构,形成蕴含场 地工业文化氛围的场所。

华北制药厂场地周边资源丰富,具有充沛的地下水资源,场地与周边公共绿地距离近,绿地可选择范围广,步行 10 分钟可达公共绿地有织锦园、拾光智慧体育公园等小型绿地、街边公园,乘车 15 分钟可到达的公共绿地有紫晶公园、 民防公园等。

华北制药厂周边资源条件

2023 年1月8日,华北制药厂所在地块(编号[2022]031 号)由城发投集团拍得,对场地进行规划建设,场地交通便利,西、南侧均为城市主干道,东侧为 城市支路,重建成为涵盖小区住宅、休闲广场、大型商圈、公共服务中心等功能 的生态公园社区。

华北制药厂所在地块规划开发

这个地块位于华北制药厂北侧,属于淀粉分厂厂区,原用于生产器械堆放,现已完成相关杂物的清理,由于其生产性质,场地放射性重金属含量极少,与周边水资源相距较近。

对华北制药厂来说,淀粉筒仓在石家庄市市民中记忆强度较突出,知名度较高,生产大楼、办公大楼保存度最完整,建筑结构保存良好,是作为地标性建筑性质的存在。

淀粉筒仓目前现状

对于第一代厂职工而言,华北制药厂代表了他们的时代记忆,青年正当时,进入华北 制药厂工作,努力奋斗,为祖国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他们而言,华北制药厂的存在是一份荣耀,是奋斗过程中使命感和责任感见证者。

华北制药厂历史片段之二

对于职工后代来讲,华北制药厂是贯穿他们成长的记忆背景。在厂门口等待家长的孩子,在厂区办公室坐着学习的孩子,在职工俱乐部、小卖铺玩耍的孩子,现在已经成长为新时代的顶梁柱,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新家庭。

就华北制药厂附近老居民而言,或多或少都在附近工业区工厂工作,华北制药厂作为他们上班时的途经之地,可能是伴侣的工作场所,生病难受就医的场地, 在工人俱乐部娱乐休闲。对于他们来说,华北制药厂是伴随他们繁忙生活的背景板。

华北制药厂周边区位图

就华北制药厂周边新入驻居民而言,华北制药厂作为城市地标,是他们打车回家时的标志地点,是与同伴相约出行时的碰面场所,是生活途经之地,是潜移 默化存在于记忆深处的东西。对他们来说,与华北制药厂的感情不如厂职工、老 居民的感情浓厚,但同时也对场地有饱满的记忆点。

石家庄城市发展扩张后,华北制药厂逐渐位于主城区中心,对新入驻居民而言,选择居住在这里,是为了通勤便利,因此他们对居住需求较高,希望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以供在繁忙工作后进行休闲娱乐。

华北制药厂历史片段之三

就石家庄市市民而言,华北制药厂是城市的地标,带动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是城市发展史上的丰碑。华北制药厂带动了高质量的医药人才聚集到此,提供了 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生产的药品首先确保了城市人民的用药需求,保障了人 民基本生命安全,因此对石家庄市民而言,华北制药厂是生病时印在药品包装上 的商标,是保障生命安全的护卫者,是“药都”的形象代言人。

华北制药厂历史片段之四

分享: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5  沪ICP备20210081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