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控股!30GWh储能电池基地落地

 / 倒序浏览   © 文章版权由 jianzhu_123 解释,禁止匿名转载

作者:jianzhu_123 2024-9-2 18:39: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两年,伴随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号召,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央国企通过成立集团子公司,或“牵手”民营企业,积极布局储能电芯、Pack、系统集成等环节,密集发力储能赛道。

为推进项目建设,4月,中能瑞新(厦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方晋,注册资本1.00亿元人民币。

“同安发布”消息显示,近日,中能瑞新(厦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竞得同翔高新城2024TG01-G地块,将建设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生产基地,成交价9500万元。

据悉,作为央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控股企业,中能瑞新拟在福建厦门建设年产能30GWh的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约81亿元,主要生产储能电芯、电池及系统集成产品等。项目选址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其中一期项目用地约354亩,总投资约19亿元,规划产能5GWh。

资料显示,中能瑞新成立于2022年,是由中国能建、中能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贝特瑞和安瑞创新共同发起合资设立,专注于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

除了厦门项目外,去年11月5日,江苏无锡惠山区掀起重大项目“秋季攻势”,总投资130亿元的中能瑞新方形铝壳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产业项目、总投资7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20亿元的无锡惠山钱桥绿色航运产业园区和科教城产业片区项目同步签约。

其中,电池产业项目分两期建成40Gwh储能电池研究及生产建设项目,范围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模组及储能系统集成等。

从储能电芯环节继续延伸至系统环节,中国能建也在储能系统方面多有布局。以旗下中储科技为例,2023年8月,中储科技武汉基地二期生产线——储能系统模组Pack产线设备已全线进场。据悉,该工厂目前年产能达到6GWh。

可以看到,当前,央国企不仅参与储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还涉及电池材料、电池制造、系统集成等多个环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除了目前主流的锂电池储能外,央国企在储能领域的布局涵盖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

近两年以来,多家大型央/国企包括中国邮政、三峡集团、中国电建等入局储能电池赛道。

今年2月,中国邮政旗下中铁投实业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政府签约,拟投资建设新能源储能电池产业化项目及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其中,储能电池项目规划年产能14GWh。

三峡集团、中国电建则在锂离子、钠离子电池方面均有布局。

钠电方面,三峡集团旗下三峡能源已与阜阳市政府、中科海钠携手,于2021年在阜阳市建设了5GWh钠离子电池产线,其中一期1GWh产线已于2022年投产。

2023年7月,中国电建投资23亿元建设钠电池相关项目,包含钠电池中试线、Pack线设备、集装箱式储能设备、户用储能设备等产品。

锂电方面,三峡集团旗下三峡电能于2022年与鹏辉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双方就光伏、储能、换电站、电动船等业务展开合作,并在加快推进首期合作的4GWh锂电池储能项目。

2023年8月,中国电建与宁德时代“牵手”,表示将在新型储能产品和市场、储能装备制造基地、国际业务开拓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10月,中国电建旗下电建装备公司首条储能电池Pack生产线建成投产,据悉,该生产线主要生产电池模组、电池包及储能系统等产品,年产能达1.2GWh。

央国企布局储能是大势所趋,其背后一方面,利用自身在原有产业中的技术积累,推动各类有技术潜力的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央国企可以通过拓展储能产业链,与现有的新能源发电业务实现协同,加快能源系统的低碳化转型。

此外,央国企多与民营企业相互合作,这也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

分享: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5  沪ICP备20210081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