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开工!

 / 倒序浏览   © 文章版权由 shuili_123 解释,禁止匿名转载

作者:shuili_123 2024-5-24 01:25: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月18日上午,盛虹控股集团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院项目在现场正式开工。该项目于今年1月31日签约,项目总投资306亿元,将建设60GWh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院项目。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是民营经济龙头企业,已形成“油、煤、气”三头并举、“芳烃”“烯烃”双线并进、上下游全产业链一体发展的格局。2022年位列“世界500强”第241位。

作为民营石化巨头,2022年10月,盛虹集团正式进军“新型储能”领域,在吴江总投资200亿元,建设50GWh新型锂离子储能电池项目。

除此之外,2022年11月,盛虹集团还通过二级控股子公司湖北海格斯新能源布局磷酸铁、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项目;2022年12月,盛虹集团新型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在泰州签约,将投资120亿元,建设25GWh规模的新型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

化工巨头开始转向新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化工巨头布局新能源的消息频现。

例如,7月6日,巴斯夫与国轩高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动力电池材料及新能源行业创新。尤其关注电池包箱盖、大圆柱电池灌封、导热结构胶、电池包/模组结构件,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化学材料等。

7月16日,巴斯夫宣布与科技创新型企业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在江苏省溧阳市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将重点关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

今年5月,全球油气巨头埃克森美孚斥资1亿美元,购买了位于美国阿肯色州南部的12万英亩土地的开采权用来生产锂;6月,与TETRA Technologies, Inc.达成协议,将在阿肯色州开发6100多英亩富含锂的土地。埃克森美孚基于其在开采方面的大量专业知识,从锂资源开采方面踏入了新能源产业圈。

除此之外,万华化学自2021年2月投建“年产1万吨锂电池三元材料项目”以来,先后成立了新能源公司、投建NMP、六氟磷酸锂等项目。(重磅!万华化学加码锂电产业!

跨界的背后是传统业务利润下滑的危机。

7月12日,巴斯夫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初步财务数据,报告显示,巴斯夫本季度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预计将降至10.07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7%(2022年二季度:23.39亿欧元)。

遭受业绩下滑危机的不仅仅是巴斯夫,全球六大化工巨头的利润都出现大幅下降。主营业务为特种化工产品的赢创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初步财务数据,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预计在4.3亿至4.5亿欧元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40%;特种化学品公司朗盛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其常规业务范围内EBITDA为1.89亿欧元,同比下降了27.9%;油气巨头埃克森美孚预计第二季度的利润约为78亿美元,同比降幅高达56%;环氧、氯碱企业欧林预警其第二季度的EBITDA低于预期,为3.5亿~3.6亿美元;特殊化工产品和特种化工材料巨头卡博特今年4月和5月,高性能化学品部门的销量比2022年同期下降了13%;除电池材料外,所有高性能化学品系列产品的销量均有所下降。

中国锂电企业四面楚歌?

新能源行业近年来异常火热,但竞争更加激烈,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有很多竞争对手。锂电企业不仅仅需要面临来自同行的威胁,还需提防这些“重量级跨界选手的挑战。

因为这些传统化工巨头入局新能源产业,不仅有丰厚的“家底”,还可依靠其常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及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迅速切入相关赛道。例如,布局锂资源开采的埃克森美孚拥有先进的钻探、管道和液体加工技术;巴斯夫在工程塑料和聚氨酯方面的技术可助力其先进锂电材料的研发;盛虹集团储能电芯所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隔膜材料、DMC等材料的自给率高达65%……

钱都去哪儿了?

2023年上半年,中国锂电企业的日子好像都不好过。

受碳酸锂价格“暴跌”的影响,“赚麻了”的锂矿企业今年普遍由盈转亏。

锂矿企业并不孤独,磷酸铁锂龙头德方纳米预计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10.4亿元至11.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2.8亿元);龙蟠科技预计2023年半年度净亏损6.28亿元至7.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33亿元);丰元股份预计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0.93亿元至1.2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0.94亿元)

与此相对,电动车巨头比亚迪预计上半年净利润高达105亿元-117亿元,同比大增2倍左右,而行业龙头宁德时代业绩如何?我们将持续关注。

END

添加小编 邀请加入【储能前沿】微信群

扫码加入【储能前沿】通讯录

交流更多行业信息

责任编辑:刘洪燕  liuhongyan@acmi.org.cn

文章来源:化工新材料、胶粘剂观察

责声明: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并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有涉及侵权等,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尽快处理。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5  沪ICP备2021008143号-5